慕尼黑(Munich)
美國(2005)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演員:艾瑞克巴納(Eric Bana)、丹尼爾克雷(Daniel Craig)、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
1972慕尼黑奧運慘劇後,以色列情報員對暗殺以色列運動員的巴勒斯坦恐怖份子展開追蹤報復。
一名年輕愛國的以色列情報局幹員艾夫納(艾瑞克巴納飾),仍然處於慕尼黑事件發生後的震驚及悲慟之時,被一位名為埃弗蘭(傑佛瑞羅許飾)的以色列情報局官員找上,要求他進行一項以色列史無前例的任務。
他要艾夫納離開懷孕的妻子,放棄他原來的身份,進行一項機密行動,獵殺十一名被以色列情報局指控為密謀策劃慕尼黑屠殺事件的幕後主使。雖然艾夫納年紀輕輕、缺乏經驗,但是卻被指派為共有四名組員的暗殺小組組長,每一位組員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專長:出生於南非的史帝夫(丹尼爾克雷格飾)負責開車接應;猶太裔德國人漢斯(漢斯史屈勒飾)負責偽造文件;比利時玩具工人羅伯(馬修卡索維茲)負責製造炸彈;沉穩冷靜的卡爾(西亞朗辛德斯)則負責清理善後。艾夫納率領組員在日內瓦、羅馬、巴黎、賽普勒斯、倫敦和貝魯特活動,先找出他們鎖定的目標,然後執行計劃周詳的暗殺行動,一個一個將他們殺死。
他們遊走在國際法邊緣,並遠離家鄉及家人,對方是唯一的同伴,但是他們在一一執行暗殺行動之後不禁自問:「我們殺的到底是什麼人?這一切具有正當性嗎?以暴制暴能夠抑止恐怖行動嗎?」替祖國同胞報仇雪恨、伸張正義的決心,以及對這些暗殺行動日益強烈的疑慮,讓他們的內心受到痛苦煎熬,而且最後發現在獵殺目標的同時,他們也成為被獵殺的對象。 (美國,163min)
故事的主軸,繞著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恩怨打轉,你可以說這是一部種族電影,但是卻不是一部種族問題的電影;雖然題材是爭議性很大的種族問題,但是史蒂芬史匹柏用與眾不同的詮釋角度,將整部電影的格局帶向另一個層次,而不僅僅在以兩個種族間的歷史仇恨上做文章,比起同年出品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衝擊效應(Crash),雖然劇情安排十分精密緊湊,但是在不同膚色人種間的相處問題卻以過於搧情的手法來處理,史導在詮釋這個題材的功力要顯得成熟得多。
整部片描寫的是一個「復仇」的故事,這類故事在好萊塢的電影裡,出現率十分地高,不管主角是美國英雄或是古代戰士,觀眾從不會去懷疑復仇行為的正當性,即使是殘忍地凌虐或是目無法紀地動私型,觀眾永遠是鼓掌叫好;但是當主角換成了一組以色列殺手,復仇的對象是永遠的世仇巴勒斯坦,時間設定在世界強國都在強調和平的現代,對正義價值的懷疑,不僅僅存在劇中主角的心中,連觀影者的心情,也隨著復仇目標一個個死亡,而越來越沈重。
在電影一開始,記錄奧運選手村的奢殺行動時,並未讓我們看清楚每個行動成員的真實樣貌,而當復仇計畫開始時,以色列情報局提供了十一名目標的資料,但是並未清楚交代,這十一個人在慕尼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反而向觀眾展示他們的生活、家人等人性的一面,不把他們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壞人,也不去強調他們巴勒斯坦人的身份,因此當一個目標成功被暗殺,正在為主角鬆了一口氣時,卻也為一條生命感到惋惜。
只是在劇中主角眼中,當他的政府告訴他們,這些是就是慕尼黑事件的參與者,就是殘忍殺害同胞的惡人,他並沒有任何懷疑,所以對付名單上的十一人,下手完全不留情,但是絕對不會傷害到其他無辜的人,所以當計劃出了差錯,被殺掉的人可能是目標的女兒而非本人時,他慌張地撤回策劃已久的行動,而因為火藥量計算錯誤,誤傷了飯店內其他客人時,他也不顧行動可能曝光的危險,衝進滿是水泥灰塵的房間中救人。那是因為他相信,他的國家也讓他這麼相信,他所殺的人是為了國家為了正義,他所殺的人是猶太人的敵人,對於其他沒有列在清單上的人,他無法為了任務的成功而冷血地傷害他們。
隨著故事進行到後半,巴勒斯坦也以「復仇」為目的,開始調查他們的身份,並派殺手暗殺他們,於是他們進行了第一次計劃之外的復仇行動-為了被殺害的伙伴殺掉巴國派來的荷蘭女殺手,但是他們也從此活在被復仇的陰影之下,當伙伴一個一個被殺害,終於只剩主角一個人,他開始無法安穩入睡,開始擔心遠方的妻女,即使將家人都安頓到美國,仍會為他們的安全提心吊膽。
若是當初他沒有接下這個任務,或許他不用如此提心吊膽;若是以色列沒有策劃這一個復仇行動,或許不會有這麼多人犧牲;若是沒有慕尼黑的奢殺事件,或許以色列政府也不會去進行暗殺復仇。那麼慕尼黑事件的導火線又是什麼呢?主角帶著全家人躲到美國去,如果巴勒斯坦找不到復仇對象,那麼會不會引發下一次的慕尼黑事件呢?
於是主角不斷地作著惡夢,夢到在選手村奢殺的那一晚,他就拿著槍,和巴勒斯坦恐怖份子一起坐在直昇機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