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日

人性污點(The Human Stain)

人性污點(The Human Stain)

美國(2003)

導演:羅伯班頓(Robert Benton)

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妮可基嫚(Nichole Kidman)

美國雅典娜學院猶太裔教務長柯曼席爾克年過六十,在學校教授古典文學,課堂上對於時常缺席沒見過面的的兩位學生幽默的稱為「幽靈」。
沒想到這句話在學校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這在厘語上也是解讀為對黑人的種族歧視,這兩位缺席的學生正好是非洲裔美國人,因此學校除去他教務長職務降調為客座教授,回家後告訴妻子,她在激動中無法承受先生的冤屈,心臟病發作而去逝。
孤獨的柯曼來到森林中的小屋會見隱世作家奈森,希望他將自己的故事寫成小說,兩人相見愉快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柯曼漸漸放開心房說出自己隱藏多年的秘密。
原來他在白人的外表下有著黑人血統,年輕時求學與戀愛遭遇不少困擾,只好隱瞞謊稱自己是猶太人,並與黑皮膚的父母兄妹不合。
一日柯曼在回家路上遇到車輛故障的女子佛妮亞,她在郵局從事清潔工作,並在朋友的農場做工以交換吃住,雖然兩人相差三十多歲,但是孤獨的靈魂如乾材烈火般的一燒不可收拾,終日纏綿在床。
這一切都看在佛妮亞分居的丈夫萊斯眼裡,他越戰結束回國,住在榮民醫院,精神上有問題,時常毒打佛妮亞而兩人分居,最後萊斯在冷洌的雪地以車禍方式將兩人車輛撞入湖水中淹死。
奈森在得知好朋友死亡後全心追尋車禍內幕,知道死亡背後的事實後,將柯曼席爾克詭譎的一生寫成了暢銷小說。 (美國,106min)



我在電影院售票廳看到了預告片,就被這個故事吸引,因為電影的關係,我買了小說,花了一年用我不多的零碎時間讀完它,然後才看了電影。

故事雖然是以柯爾曼席爾克(安東尼霍普金斯飾)及福妮雅法利(妮可基嫚飾)兩個人為主角,但是在小說中,另外兩個主要的配角-福妮雅的前夫萊斯以及文學院現任院長德芬妮(前任院長為柯爾曼),也都在總共五個章節的小說中,各自擁有大約一章的戲份;整個作品可以視為四段獨立的人生故事,在某個時間點因為某個意外而交錯在一起,以原作者Philips Roth在書中的化身-內森祖克曼的觀點,記錄下這四個人的人生,以及他們四人之間的糾葛。

電影把近四百頁的小說內容,濃縮成106分鐘的電影,故事完全聚焦到柯爾曼一個人身上,就連福妮雅的身世都用口頭描述來帶過,更甭論法利和德芬妮了,甚至德芬妮在本片中完全沒有戲份;比起小說,雖然廣度被刪減,深度也被濃縮,但是關鍵的劇情都有點到,加上現在與回憶兩條時間軸不斷交錯,很容易可以搞懂柯爾曼這個複雜的角色,而使得整部片的主題能明顯被點出。

在小說中,四段不同的身世,正是在描寫四個角色人生中不同的污點,不同的際遇造就四個完全不同的個性及人生觀,可是當我們回到主題:什麼是人性污點?卻又會被這些太過複雜的故事情節弄胡塗,而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答案,其實作者本身並不想要任何人找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只是藉著在柯林頓與李文斯基的事件背景,以及當代美國人所經歷過的越戰、種族問題、性別歧視等等,襯托出美國人一出生就背負在身上的包袱,以及藏在他們的身上,被作者稱作「人性污點」的東西。

電影削弱了原著小說的哲學性,只用了一句話,就點明了整部電影的主旨;利用福妮雅雖身為農場的工人、郵局和學校的清潔工,但是思想上卻很自由,與柯爾曼身為退休教授,卻被他的種族、膚色以及一生中最大的謊言困住,所以他的母親在他要離家時對他說:「是你的思想把你給奴化了。」

直到柯爾曼死去,他仍然守著這個秘密,他以為會降低他的身份、奴化他的角色,關於他膚色的秘密,只要他說出來,就可以輕易挽回他的名譽。

註:文中譯名皆採用中文版小說中的翻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