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日

海角七號(Cape No, 7)

海角七號(Cape No, 7)

台灣(2008)

導演:魏德聖

演員:范逸臣、中孝介、梁文音、田中千繪、林曉培

生命,只有一回!
夢想,不會只有一次!
錯過的愛情,只要肯回頭,還是有找回心靈相印的一天……。
這是一個關於音樂、夢想、與愛情的故事。
六十多年前,台灣光復,日本人撤離。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友子。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
六十多年後,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失意樂團主唱阿嘉、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這幾個不相干的人,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並在三天後表演,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
老郵差茂伯摔斷了腿,於是將送信大任交阿嘉手上,不過阿嘉每天除了把信堆在自己房裡外,什麼都沒做,他在郵件堆中找到了一個來自日本,寫著日據時代舊址「恆春郡海角七號番地」的郵包,他好奇打開郵包,發現裡面的信件都是日文寫的,根本看不懂,因此不以為意的他,又將郵包丟到床底下,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
演出的日期慢慢接近,這群小人物發現,這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上台實現他們音樂夢想的時刻,每個人開始著手練習,問題是阿嘉跟友子之間的火藥味似乎越來越重,也連帶影響樂團的進度。終於,在一場鎮上的婚宴,大家借著酒後吐真言,原來阿嘉跟友子兩人都是孤獨的異鄉人,解開心結的兩人發現了怒氣下所隱藏的情愫,於是發展出了一夜情。
在阿嘉的房裡,友子看到了日本來的郵包,發現那居然是來自六十年前七封未及寄出的情書,她要阿嘉務必要把郵包送到主人手上,然而,日本歌手要來了、郵包上的地址早就不存在、第二首表演樂曲根本還沒著落、而貝斯手茂伯依然不會彈貝斯……。
而友子,在演唱會結束後,也要隨著歌手返回日本,開始新的生活。
阿嘉終於決定打起精神,重整樂團,他們的音樂夢是否能夠實現?沉睡了六十年的情書是否會安然送到信件的主人「友子」手中?而阿嘉跟友子的戀情,是否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人只能活一回,夢想卻有無數個,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機會屬不屬於自己……。 (台灣,130min)



當「幹!哇係國寶呢!」取代了「Why so serious」成了一句從電影裡帶出的新流行語,那是什麼樣的轉變。

讓人喜歡的電影可以有多種樣貌,可以是從第一分鐘到閉幕都是緊張刺激的高潮戲,可以用強大的劇情張力把你的靈魂拉進故事的世界裡,也可以在劇中植入許多的人生大道理,讓你在戲演完之後,還是一直惦記著劇中情結。

有一種電影,它只是淡淡地描寫著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沒有超現實的劇情,沒有讓人難懂的寓意,單單只是表現這些人之間發生的一個事件,平凡到就算在你身邊正上演著這樣的故事,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是這樣簡單的電影,卻仍能讓人喜愛不已,我一直很愛的「愛是你.愛是我」(Love Actually)、「戀愛沒有假期」(The Holiday)都是屬於這樣的電影。

上一次看到這樣的國片,是陳玉勛的「愛情來了」(1997),這部已經是十一年前的電影,另人可惜的是,陳玉勛導演在1995年第一部作品「熱帶魚」之後,只拍了這部電影,就再也沒有新的作品了,而當時的配角之一,飾演麵包師傅的陳進興,已經於今年(2008)五月病逝,而在劇中飾演他好朋友的馬念先,在十年後,參與了「海角七號」的演出。

海角七號,也是一部平凡,但卻讓我深深愛上的電影,這樣一部國片,讓我等了十一年。

在沒聽說任何口碑的情況下,能吸引我在剛上片就衝進電影院去,預告片可說是最大的功臣:六十年前,七封寄不出的情書;六十年後,不可能組成樂團的七個人。對於這樣的一個故事,會怎樣進行,引起了我十足的好奇心。

許多日劇演員,在演一個角色之前,都會做足功課,像是長假裡的木村拓哉,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在彈假琴,但是彈琴的姿勢看起來就像是個彈琴家,柴崎幸為了Orange Days,可是認真學了手語,琉璃之島裡成海璃子彈的三線,更是玩真的呢。不過在本片中,七個樂團成員本身都有樂器底子,於是所有彈樂器的橋段,都不用刻意去演,可以直接來玩真的,就這點而言,許多扯上樂團的日劇可都是被比下去了。

只是這樣一群不專業的主角群,在「演戲」這件事上,倒也沒讓人失望。馬如龍、沛小嵐、黃西田等幾個硬底子老演員,都被安排在配角的位置,而相較起來很明顯是演戲菜鳥的主角群,不但演起來不像電視偶像劇來得誇張僵硬,遇到該表現出感情的地方,也不會讓人覺得虛假,像是小應看起老闆娘的眼神、田中千繪喝醉酒的哭鬧、馬念先因為興奮而順手抱起櫃檯小姐的尷尬,或許是導演會帶戲,也可能是因為有一群老經驗的演員幫忙,讓他們的表現出乎意料的好。

而最另人感動的,是我們能了解在劇中的每一個笑點,再也不會有翻譯的問題,也沒有文化的差異,每個人都能懂范逸臣因為沒戴安全帽而被警察攔下來的那一段,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因為那說不定就是你我的經驗;而看到馬如龍穿著俗到爆的花襯衫配上大墨鏡時,又倍感親切,因為那正是我們印象中的流氓形象,甚至比民視連續劇中,領子被刻意翻到外面蓋住西裝衣領的大紅色襯衫還寫實;當然茂伯每一句「幹!」,更是罵入了每個人的心中,也讓130分鐘的時間感覺上沒那麼長。

長久以來,我們對國片已有了錯誤的刻版印象:粗糙且顆粒過粗的畫面,不知道是為了省底片或是為了省時間而使用的大量長鏡頭,兩句對白之間冗長的內心戲時間,還有永遠看不懂想要表達什麼的劇情。而海角七號的畫面風格、配樂、墾丁的風景、雙主線劇情、年輕男女的一夜情、精美的CG動畫(雖然還是看得出來是動畫),還有一個真實的舞台、一場真正的演唱會,要不是劇中使用的是熟悉的國語跟台語(當然還有一部分的日語跟英語),這部片的精緻程度,真的會讓人有一種在看日劇還是韓劇的感覺。

這部片的製作費是五千萬台幣(大概是一百五十萬美元),好萊塢的小成本電影,製作預算常常在這之上,但是對於長期靠著輔導金及四處參展的國片導演而言,已經是天文數字級的經費了,導演魏德聖也為此負債三千萬。他自己說到,這部電影的主題是「第二次機會」,如果對於一個十幾年不景氣的國片市場,長久支持國片到連喊口號都快沒力氣的觀眾而言,有第二次機會的話,我想,魏導的「海角七號」為這個機會打開了一個入口,我不確定有沒有另一個導演有即使負債千萬也要拍出一部好電影的勇氣及決心(為了拍電影而負債累累甚至變賣財產的導演很多),但我希望,像「愛情來了」這樣一部在我心目中的好電影,最後竟被拿來當做KTV裡許多卡拉帶的畫面的這種事,能永遠永遠不要再發生了。

沒有留言: